公示公告

苍溪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规划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09-13 浏览量:269

根据《广元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规划》《苍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苍溪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党对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科技创新在苍溪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集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改革创新、协同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赋能七大行动,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营造高效率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和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区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创新型县和打造创新高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生态,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引导激励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坚持企业主体。加强创新型企业家、创新型企业培育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技术攻关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和创新受益主体。

——坚持服务重点。服务全局与推动产业发展相统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坚持开放合作。深化县校合作、市县合作,加强成渝、阆苍南、川东北经济区科技和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加强创新人才“引育用留”,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发展理念,强化民生领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科普、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和覆盖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创新环境明显优化,资源更加富集,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稳步增长,提升幅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柔性引进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培训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建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新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有效专利年均增幅5%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个别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支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建设较为完备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持续提升。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力争达5%以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30 亿元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稳步提升。

——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域内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超过30%,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超过50%,力争建成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3家,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创新环境明显改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应用、保护、管理的引导激励机制更加完善,改革成效更加凸显,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公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型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到203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以上,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70以上,全县创新基础更加扎实,创新体系更加合理,创新机制更加灵活,创新绩效更加突出,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实现发展动力根本转变。

表1 苍溪县“十四五”创新发展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2025

属性

1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0.23

0.6

预期性

2

研发经费年均增速

%

---

〉10

预期性

3

每万人中发明专利拥有量

%

0.0004

0.0006

预期性

4

有效商标注册数

400

500

预期性

5

创新平台数量

15

20

预期性

6

商业秘密保护基地数量

1

2

预期性

7

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数

12

30

预期性

8

高新技术企业数

2

10

预期性

9

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0.5

2

预期性

10

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

亿元

0.05

0.15

预期性

11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

7

10

预期性

@商业秘密保护基地: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主导、产业园区管委会(行业协会)为依托、经营者为主体,坚持宣传与行政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市场主体制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强化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全方位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平台。

四、重点任务

实施创新发展“七大行动”,推进改革创新、协同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赋能,实现以资源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创新改革行动,构筑高效创新生态

坚持科技、知识产权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以市场和需求为牵引,落实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清单,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实践载体上下功夫,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计划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优化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管理流程和评审机制,提升政府科技投入绩效水平。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速汇聚政策、人才、成果、资金等各类创新资源。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引导激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改革,探索符合苍溪实际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奖励机制。探索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分类绩效评价机制,制定鼓励科技人才在岗创业、离岗创业等政策措施,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造。深化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向企业、产业汇聚。

2.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综合效益。落实知识产权财税激励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支助资金政策,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密集型企业扶持力度,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转化运用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的支持。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池。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深化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运用服务体系建设,贯穿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知识产权运营全链条,提高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数量和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机构、金融机构和平台融合发展,引导知识产权产业化、商业化、资本化和证券化。拓宽知识产权投融资渠道,指导金融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企业各类资金投入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中,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健全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加快开展知识产权执行保险和侵权责任保险等业务,探索推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完善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推行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执法和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大幅提升。

3.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开展特色创新创业活动,打造“双创”升级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优化科普阵地布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品牌,推动科普场馆特色化和专业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加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宣传普及。

4.提升科技和知识产权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科技监督和评价机制,以及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提升监管效能。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增强科技安全、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能力。

 

 

专栏1 深化科技体制创新

1.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结构和方式,加强对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益性、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探索对企业研发资助由前补助支持为主向后补助支持为主转变。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争先、悬赏激励和科研经费“包干制”   试点。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提高智力密集型项目间接经费比例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

2.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成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定期深入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到高校、科研院所走访对接,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用合作中的问题,着力破解政府政策引导不够完善、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不强、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长效机制,促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创新资源共享。引导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在项目立项前,进行专利信息、文献情报分析,开展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确定研究技术路线,提高研发起点;项目实施过程中,跟踪项目研究领域工作动态,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及时评估研究成果(专利申请前评估)并形成知识产权;项目验收前,要以转化应用为导向,做好专利布局、专利导航、价值评估、技术秘密保护等工作,形成项目成果知识产权清单;项目结题后,加强专利运用实施,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4.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新创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5家。全社会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

5.建立科技监督和评价机制。完善覆盖科技计划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机制,实现全程留痕、实时查询和有效追溯.规范专家库建设管理,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综合评价制度,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实现科技管理的阳光公开、公正高效。

6.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开展科技计划、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量化管理,综合运用信用监管、信息公示等手段,对主体实行分类监管。建立严重失信行为清单和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对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将不遵守科研诚信、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7.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重点领域和研发活动主要环节的科技安全基本制度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构建新技术应用安全评估机制,完善科技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二)实施协同创新行动,加速创新资源聚集

坚持把协同创新作为汇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突出县校合作、厅县会商和区域合作,主动融入创新网络,推进创新要素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1.深化县校合作。优化县校合作机制,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联盟等创新联合体,以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推行科技成果定制化研发和需求靶向对接,提高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和科技成果产出水平与质量。突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加速孵化、产业化,助力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2.深化厅县、市县合作。对接省厅市局政策资源,聚焦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乡村振兴发展等领域,精准对接省厅市局重点支持方向,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谋划布局并实施一批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省级项目,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全县创新发展。

3.深化区域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阆苍南等区域科技和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实现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借智引力推进产业发展。主动参加“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等科技创新活动。

 

专栏2 协同创新

“十四五”期间,组织参加县校合作专场对接会3次以上,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0项以上,产出科技成果10项以上。签订区域合作协议1项以上,合作技术攻关2项以上。

 

(三)实施主体培育行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培育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型企业规模和质量,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构建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鼓励企业自主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发展为“专精特新”的科技型企业和领军企业。

2.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按照“1+N”模式,推动一个重点产业建设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一个重点企业建成1家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形成“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联盟”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解决产业、企业发展共性、关键、瓶颈技术难题,实现技术与成果共享。推进现有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围绕苍溪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众创空间、苍溪县猕猴桃科创中心、猕猴桃重点实验室(中国-新西兰猕猴实验室工作站)建设、新建川陕甘猕猴桃产业创新联合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中药康养产品研发工程技术中心、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中小型企业根据产业特色和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

3.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促进创新创业创造为导向,构建优良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孵化管理运营机制,促进创新创业载体向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完善科研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探索“互联网+创业平台”新模式,重点支持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项目。鼓励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人员来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鼓励支持大学生青年、乡土人才、引进人才、科技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创业。培育创客文化,建设乡村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园等创新创业集聚区,支持开展“双创”学术沙龙活动。

 

专栏3 创新主体培育

“十四五”期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家。推动建设苍溪县猕猴桃科创中心、猕猴桃重点实验室(中国-新西兰猕猴实验室工作站)、川陕甘猕猴桃产业创新联合研究中心、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实验室、中药康养产品研发工程技术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达5家以上。推动苍溪县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

 

 

(四)实施成果转化行动,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搭建服务体系,开展试点示范,加大投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1.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网络平台。鼓励企业利用国家、省、市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交易,推动更多企业和产业发展亟需的共性技术成果扩散与转化应用。

2.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围绕优势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科技成果、高价值专利转移转化示范项目。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孵化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聚集区。

3.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投入。强化财政金融互动,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财政投入。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市场化供给渠道,引导信贷资金、创业投资资金以及各类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支持区域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专栏4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

苍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到2025年,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3家,组织实施科技科技成果、专利转移转化示范项目5项。

 

 

(五)实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创新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支撑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招引一批高端科技人才。紧盯全县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招引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健全人才柔性使用机制,推广“首席专家”“特聘专家”等制度。

2.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实施企业家培养计划,建设一支有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现代管理能力的经营人才队伍。实施大学生创业促进计划和青春圆梦计划,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鼓励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的各类人员返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建立健全包容企业家创新的制度体系,持续开展创新型企业家评选活动,通过示范引领,激励企业家持续创新,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3.培养一批本土科技人才。推进科技特派员计划,引导大学生、科研院所职工、企业退休技术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转业军人、农村青年等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实施企业科技服务专员计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和中介服务机构选派科技服务专员到园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活动。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苍溪职业中学学生和企业科技人员技能培养,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工匠)。

 

专栏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五”期间,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1个,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 60人。

 

(六)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环境

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全面提升全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1.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构建司法、行政、行业协会商会、仲裁调解机构、维权援助机构等在内的保护体系。建立打击侵权假冒等知识产权犯罪联动机制,积极推广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双报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对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行为以及网络版权的行政执法与监管,探索建立对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完善与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督,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执法维权绩效管理。推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健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保护。

2.夯实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基础。建立知识产权执法信息报送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信息公开,开展案件评查,提高办案质量,对接国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保护中心等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强化维权援助、举报投诉等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建设。构建知识产权基层保护网络,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加快建设产业聚集区、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队伍人员配备和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训力度。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实施知识产权“五进”行动,组织开展“讲好苍溪地理标志故事”宣传活动,助推乡村振兴,强化品牌效应提升“苍溪产”“苍溪造”产品附加值,推动川货川品出省出国。

 

专栏6 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

 

春雷行动。针对知名品牌、涉外品牌、特色产业、民生产业、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电子商务、展销展会等重点领域,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集中攻坚行动,打击知识产权假冒行为,切实维护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

剑网行动。针对新闻作品、视听作品、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在线教育等网络重点领域,集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规范版权传播秩序,营造良好网络版权环境。

 

 

(七)实施创新赋能行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苍溪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聚集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园区(基地)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引导企业与国内外优势企业加强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合作,共建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发展基于5G的大数据产品及服务,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相关高端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型数字产业。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和资源开放共享示范基地建设,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创新。

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围绕绿色家居、食品饮料、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开展“5G+ 智慧园区”应用研究,支持发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推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市场开发等数字化。支持开展数字农业应用试点,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在数字化种植、数字化养殖等智慧农业中示范应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医疗、交通、政务、金融、物流等场景中开展应用示范,支持发展数字康养、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文旅、智慧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

2.加强现代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补链延链强链。聚焦食品饮料、绿色家居、生物医药、眼镜制造、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补强产业链创新链关键环节。加强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智能家居技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推进重点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促进产品换代、生产换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专栏7 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技术创新

 

1.食品饮料。围绕食品饮料产业创新发展,开展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等优质特色水果、食用菌等高附加值果蔬饮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开展粮油、生态生猪、肉牛肉羊、土鸡、鱼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火锅食材处理、保鲜、运输等技术研究。

2.绿色家居(建材)。围绕家具制造、装饰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开展智慧家居与物联网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开展绿色外墙新型建材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3.生物医药。围绕本土中药材生物活性成分萃取等精深加工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天麻、丹参、乌梢蛇、僵蚕、黄精等特色中药产品。

4.眼镜制造。围绕镜架、镜片创新设计,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眼镜架,加快对具有高性能、轻质、环保、耐磨等优点的镜架及其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推进光、机、电、多传感器、工业控制为一体等智能机器人技术制造设备的研发和使用。加强3D打印技术在眼镜架生产中的应用。鼓励可穿戴智能眼镜架的研发和制造。

5.天然气开发利用。以九龙山、元坝气田天然气开发为重点,探索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运作模式创新研究。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勘探、集输管线建设技术集成,研究天然气清洁加工技术,加快CNG、LNG清洁能源汽车推广。

 

 

3.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实施乡村发展科技支撑专项,着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围绕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建设品种选育培育试验示范园、种质资源圃,壮大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等现代种业。加强粮油、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中药材、生态畜禽水产等种养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大农兽药残留、水产品残药、食品添加剂等检测技术攻关,推动新品种新装备和设施栽培、有机生产、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农业园区应用示范。创建以苍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拓展“四川科技兴村在线”苍溪平台服务功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

 

 

专栏8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技术创新

 

1.优质粮油。大力推进“五良”融合,加强科学灌溉体系建设,开展适苍品种选育,加强新品种示种和引种工作、打造一批“苍字”号品牌。推进立体农业建设、开展生态种植技术。完善粮油蔬菜经营体系,推进粮油新型经营模式。  

2.红心猕猴桃。开展红心猕猴桃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与筛选,培育红心猕猴桃新品种。开展有机猕猴桃种植、抗灾减灾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采收贮藏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开展土壤管理、果园施肥、果园保墒灌水、树体整形修剪、人工授粉、避雨大棚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开展猕猴桃溃疡病等病虫害防治研究应用示范。

3.苍溪雪梨。利用梨资源圃选育适应苍溪县种植的早中熟新品种2个,研究推广雪梨高效实用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开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贮藏保鲜等难点技术科研攻关并示范。引进梨园无人机精准授粉、自走施肥机、水肥药一体化等山地果园示范智能化装备。

4.生态畜禽水产。以生态生猪、生态肉牛羊、生态土鸡和苍溪鳖等为重点,开展生物种群监测与评价。开展种质资源鉴定和保存技术研究,畜禽水产新品种选育。开展生态畜禽水产安全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饲料安全高效利用、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疾病疫病检测、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4.加强现代服务业产业技术创新。围绕我县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业,参与探索建立“蜀道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信息资源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推广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现代科技服务业,打造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培育孵化科技服务重点企业。

5.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健康守护科技支撑,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广应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开展碳减排、碳汇和减污技术研发应用,推进清洁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开展交通枢纽综合技术及智慧交通、低碳交通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市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地处秦巴山区多样性功能区生态优势,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承载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建设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加强基层治理科技支撑,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乡基层治理融合,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深化“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应用,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广应用灾害监测预警和事故抢险救援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发挥科协和科技社团作用,推动科普社会化。推进中小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科普基地1家,市级科普基地8家。全社会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

 

专栏9 民生科技技术创新

 

1.生态康养领域技术创新。开展医养结合、康旅融合研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态康养产业领域中应用研究,开展药膳、食疗、保健品等康养产品研究、开发和利用,建设“中医药+康养”研发平台。

2.生命健康领域技术创新。加强5G技术、大数据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开展重大疾病和慢性病临床、基础、应用转化,疾病预防与临床转化研究,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警预测及综合干预技术开发研究。

3.公共卫生领域技术创新。开展老年人群健康、地方病、妇女儿童保健、残疾人和慢病患者康复、职业病患者康复、公共健康普及等技术研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技术创新。围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开展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安全保障和能源绿色低碳供给。支持开展零碳技术、减碳技术、负碳技术研究,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智能监测(碳测算)、近零排放、二代碳捕集、二氧化碳利用、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等技术,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示范。发展氢能等绿色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以及相关的储能技术。

5.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开展嘉陵江流域(苍溪段)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研究,加强“三废”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区域(流域)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

6.公共安全领域技术创新。开展安全生产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技术研究,研究应用应急通信、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开展“5G+多灾种”检测预警系统研究。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技术网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加强核安全、数字安全技术研究。开展交通运输安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攻关。开展建筑防火设计、石油化工防火、电器防火、消防管理、森林防灭火及火灾调查与分析等研究。开展安全生产先进适用工艺设备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示范。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党对科技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强化科技、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对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规划实施的引导、评估和督促检查。强化顶层设计,主动对接省、市、县发展规划,结合苍溪发展实际做好规划衔接。

(二)强化政策落实。强化政策完善,衔接省、市科技知识产权创新政策,聚焦创新发展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研究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人才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奖励、专利资助、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强化政策落实落地,加大已有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全面提升应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券补贴、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的后补助等普惠扶持政策的知晓率和惠及面。

(三)强化创新投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奖励补助、贷款贴息和税费优惠等方式,支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拓宽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渠道,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带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形成更加完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四)强化动态监测。建立规划监测制度,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监测调整机制,规划中的重大任务、重点工作进行监测,对政策落实情况、目标进度进行跟踪监测,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和环境情况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推动目标与实际相协调。

 


苍溪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规划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类别

项目建设内容

估算

总投资

(万元)

其中:估算研发投入(万元)

实施年限

(年)

技术

领域

一、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

1

四川广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

农业科技园区

以猕猴桃产业为主导、以农旅观光产业和中药康养产业为配套,建立以苍溪县为核心区,广元其它猕猴桃种植区域、陕西汉中、甘肃陇南部分猕猴桃种植区域为示范,辐射带动四川龙门山猕猴桃优势产业带、陕南猕猴桃优势产业带、陇南猕猴桃产区。通过发挥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农村创新创业、职业农民培训核心功能,打造世界红心猕猴桃之都,中国红心猕猴桃科创园、秦巴品牌产品智造园、红心猕猴桃科技示范园、秦巴农业博览园,环嘉陵江万亩雪梨旅游观光产业带及中国红心猕猴桃旅游康养融合发展走廊等。

49540

13800

2021-2025

现代

农业

2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苍溪工作站

重点实验室

依托省自然资源研究院前期取得的科技成果,建立联合实验室广元中心苍溪工作站,在苍溪建设猕猴桃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站点,开展猕猴桃资源收集及评价、育种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配套生产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进行试验示范和转化应用。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各关键环节,培育猕猴桃产业创新研发团队,使联合实验室广元中心苍溪工作站成为猕猴桃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1000

500

2021-2025

现代

农业

3

四川省秦巴山区动物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

产业技术研究院

依托中科院、西南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与引进各类中医药人才;建设支撑乌梢蛇、白僵蚕、蟾蜍、多疣壁虎、林麝、大鲵、水蛭等动物类中药材人工驯养繁殖的技术创新和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的试验平台;支持动物类中药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形成产品需求、产业拓展、资金、技术、人员等创新创业要素结构更加优化的大数据收集、交流与发布云平台。

1000

800

2021-2025

生物

医药

4

广元市猕猴桃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苍溪县猕猴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广元市猕猴桃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壮大猕猴桃精深加工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具有核心技术的猕猴桃精深加工产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技术开发、服务的公共试验平台;建设产品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资金、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的共享云平台。

1500

1500

2021-2023

食品

饮料

5

四川科技兴村在线苍溪平台运行与维护

科技创新服务与成果转化(平台)

1.建立信息员队伍2000人;2.专家队伍100人,管理员5人;3.开展技术服务2万次以上;4.转移农业科技成果20项。

200

-

2021-2025

科技服务业

6

苍溪县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农业农村领域)

科技创新人才

1.选派6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到乡村振兴重点乡镇、重点村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2.开展技术指导服务500次以上;3.转移转化农业领域科技成果20项。

100

-

2021-2025

科技服务业

7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工业领域)

科技创新人才

从省内外高校院所、人才基地选聘一批科技人才,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员信息库,以专兼职等多种形式为重点工业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对接重点企业20人次。

50

-

2021-2025

科技服务业

8

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培育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

培育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建设一支有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和现代管理能力的经营人才队伍,激发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包容企业家创新的制度体系,开展创新型企业家评选活动,培养创新型企业家5人以上,通过示范引领,激励企业家持续创新,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50

-

2021-2025

科技服务业

9

科技创新团队引进与培育

科技创新人才

依托各类引才机制,刚柔并举培养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产业企业培养引进专业性、创新型人才。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招引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科技创新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广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1个。

50

-

2021-2025

科技服务业

二、重点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

(一)食品饮料

10

猕猴桃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

研发

开展猕猴桃果酒、SOD酵素、饮料、果粉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专利3-5项,新产品3-5个。

5000

5000

2021-2025

食品

饮料

11

方便菜肴食品加工技术应用与示范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通过转化实施方便菜肴食品生产最新技术成果,集成高精度斩拌加工、自动化包装系统、风味物质提取技术,开发方便食品,实现工业化生产。

600

300

2021-2025

食品

饮料

12

富含高活性SOD酶的猕猴桃酵素制备技术的应用与示范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通过运用益生菌专用酵素菌剂通过有氧和厌氧相结合的分段发酵技术,实现带有高活性SOD酶的猕猴桃酵素规模化生产,开发出有助于人体代谢的猕猴桃酵素产品,更为全面的为人体提供营养。

800

400

2021-2025

现代

农业

13

传统中药材乌梢蛇现代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开发与实施

重点

研发

研发乌梢蛇人工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人工饲料的喂食驯化和良种选育;建立乌梢蛇人工养殖标准化技术体系,达到国内行业第一的产业规模。通过项目实施,为乌梢蛇道地药材规模化驯养繁殖产品道地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标准和理论依据,探索公司加农户多种模式下的乌梢蛇产业化发展途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

500

300

2022-2025

生物

医药

14

优质道地药材茯苓规范化种植及产品开发利用

重点

研发

建立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茯苓菌种制备室和初加工及仓储车间。将茯苓广泛应用到食品、保健品中,开发出茯苓面、茯苓酒、茯苓茶、四苓汤、龟苓膏等系列新产品。

200

100

2022-2025

中医药

15

僵蚕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引进推广僵蚕新品种,开展新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符合广元的最优组合。利用专属球孢白僵菌菌种,优化接种技术,大幅度提高白僵蚕收得率。集成僵蚕饲料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技术,形成生产标准,进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

300

300

2021-2025

中医药

(二)优质特色农业


16

“五良”融合粮油基地建设

示范推广

1.优质粮油。大力推进“五良”融合,加强科学灌溉体系建设,开展适苍品种选育,加强新品种示种和引种工作、打造一批“苍字”号品牌。推进立体农业建设、开展生态种植技术。完善粮油蔬菜经营体系,推进粮油新型经营模式。

10000

5000

2021-2025

现代
 
农业

17

猕猴桃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攻关

重点

研发

1.完善提升苍溪县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所种质资源圃;2.选育出红肉猕猴桃抗性品种3-5个;3.建立一个面积为10亩的红肉猕猴桃新品种试验示范园;4.研究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与示范;5集成示范温、光、气自动调节,水肥自动一体化等智慧农业系统;6.研发果皮有机肥生产技术、猕猴桃籽油生产技术、猕猴桃固体饮料生产技术;7.开展猕猴桃溃疡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8.修订完善《苍溪县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

1000

1000

2022-2025

现代

农业

18

小水果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

重点

研发

1.开展苍溪雪梨、桃、李、枇杷等水果栽培技术研究;2.开展水果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3.开展水果保鲜贮存关键技术研究。

1000

1000

2021-2025

现代

农业

(三)文化旅游康养


19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与开发

重点

研发

开展红色文化等文旅资源的综合开发,建设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等文化旅游研学基地。

1000

100

2022-2025

文旅

融合

(四)产教融合


20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重点

研发

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鼓励建立高水平专业化团队,开发适应不同师生需求的优质课件和学习辅助材料,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拓展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育人网络。

200

100

2021-2025

现代

教育

(五)环境治理和安全


21

基于三废污染治理和循环利用共性技术研究

重点

研发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原则,围绕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理技术链,研究适应固废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攻克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2000

500

2022-2025

环境

治理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研究与示范

重点

研发

针对特色农产品源头污染较重,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流通环节大量使用保鲜防腐剂、保鲜剂等问题,以保障消费安全、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运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以二维码产品标识为主要追溯方式,结合三品一标防伪标识追溯,融合政府监管、生产主体、消费服务等功能,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1000

500

2022-2025

食品

安全

23

5G+多灾种检测预警系统研究

重点

研发

灾害预警发展趋势正从单一灾种预警向多灾种预警转变。利用第五代通信技术(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卫星物联网等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方式,重点研发包含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内涝等在内的自然灾害多灾种预警系统,构建覆盖广元市空天地人多源立体化的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实现灾害自动识别到科学防控和调度处置。

600

500

2022-2025

防灾

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