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科技种” 收获“致富果” 引领“振兴路”
——田间一线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四川省苍溪县科技特派员 周兵)
郁郁葱葱的葡萄园,硕大饱满的葡萄串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在四川省苍溪县百利镇金陵村的佳龙水果种植示范基地里,果农们正忙着采收着一串串诱人的葡萄,好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凭借科学种植技术,我承包的72亩大棚种植有机葡萄亩均纯收入能达到2万元以上”。苍溪县佳龙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玉龙乐呵呵地说。
察苗情、观病虫、采土样、搞培训……春夏时节,正是葡萄种植能否在下半年取得丰产丰收的关键时节,苍溪县科技特派员周兵老师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科技特派的无限热诚经常性奔赴在田间一线,在寻找适宜葡萄品种、化验土质结构、改变栽培模式、带动示范种植、争取项目资金、搭建外销平台等方面发挥着科技作用,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周末与否他都将行使着科技特派的“权力”。
定信心,败后再出发
老杨,真名杨玉龙,1967年4月生,是地地道道的苍溪籍农民,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于2014年携带现金100多万元返乡创业,在陵江镇金陵村等地流转土地80余亩种植葡萄,但受条件、资金、信息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加之旱灾、风灾、洪涝和重大病虫害交替频发,且没有规模种植农业的经验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产出的葡萄产品数量少、商品性差,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一年到头亏得十分惨重,眼看投资几乎全部打水漂,产业即将荒废。
就在三年前的偶然一次机会,他通过他哥哥的引荐下认识了周兵同志,本想着让其临时帮助申报一下科技项目,通过深入交流后,恰逢科技特派员政策的大力推动,周兵老师不仅帮助老杨申报了省、市、县科技项目,还帮老杨重新做了产业规划,重新定位主导品种,重新指导现代栽培方式,等等,重新燃起了败后再出发的坚定信心。
守初心,服务担使命
多年以来,中央印发一号文件坚持拿重要的章节来阐述农业、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初心如磐,使命必达。周兵老师是苍溪县2017年首批受聘的科技特派员,也是至今连续6年不间断开展科技特派工作的优秀特派员,他守初心、担使命、学技能、愿服务,2000多天的日子里开展田间科技指导累计超过300天,实地培训60次以上,直接培训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带动全县1万余种植农户、数百贫困户受益。特别是老杨的葡萄果园,更是自己常来常往的“家”。
铸匠心,科技解疑难
“品种要多元化改良,一个品种不够,不能延长销售季节,而且集中上市还被压价,必须把部分长势较弱的克伦生葡萄品种通过高位多枝嫁接的方式换成阳光玫瑰葡萄品种,保留和改种占比大约在6:4的样子,这样可以达到早熟抢市场、中熟增效益、晚熟树品牌的目的”,正在大棚指导的科技特派员周兵对着老杨语重心长地说,老杨也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针对老杨的葡萄果园存在的问题,周老师一件一件地列出清单、一项一项地帮助分析、一条一条地提出对策……,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发现的问题就能解决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先是用“大棚+滴管”改变栽培方式,其次是测土化验配方施肥代替常规盲施化肥,又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打造高质量有机产品,再是果药(蔬)畜禽立体种养殖方式发展循环农业,还帮助招引县内外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赴现场亲临指导。
三年以来,先后到园区指导30多次,陪同领导、专家、学者到果园指导、调研、考察200余人次,改换品种3个,推广实用新技术8项,解决农业技术难题20多起,接受科技平台信息咨询服务近500条次,葡萄园区的科技疑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幅度增加。
用真心,组团搞培训
“我们的特派帮扶户要致富,我们的周边老百姓也要发展,技术要人人学,干部要带头干,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终极目标”,周老师在一次数十人的群众坝坝会上说,听会群众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当每到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周老师都要安排周边的果农种植户到老杨的葡萄园来学习关键技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手把手培训,先后邀请有农技推广研究员邱明强、罗友成老师等一同到现场授课,邀请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和专家现场传授“科技扶贫在线”应用技巧和方法,邀请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部门现场讲授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增创品牌有关知识,老杨带头干,群众跟着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组团轮训,当地老百姓对农业科技非常认可,自家种的不管是粮油还是果树都实现了增产增收。
2020年以来,周老师组织或参与各类农业科技培训2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直接培训1200余人次,培养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10人以上,他本人也一直是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和“梨乡讲师团”的核心成员,为全县科学普及、科技兴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暖人心,延伸搞服务
在利用专业知识为老杨指导农业技术的同时,周老师还从园区改造、产品提质、市场营销和争取项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老杨亏损后,资金链基本断裂,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为他想办法、找出路,先是从争取科技立项入手,在田间大搞试验示范,先后为之撰写《果药畜禽立体生态种养结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川东北盆周山区立体生态循环高效种养集成技术应用》《大棚葡萄有机生产关键技术推广》《“红阳光玫瑰13”葡萄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及示范应用》等科技项目并成功立项,协助兑现现代农业肥水一体化、规模化套种油菜(大豆)、有机产品认证等奖补项目3个,累计争取到位财政资金达57万元,同时协调农业担保公司、贵商村镇银行等多部门帮助获得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贷款160万元,并在贷款贴息贴费方面争取到最大的优化政策,实实在在地帮助老杨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在科技特派服务期间,周老师还专门在老杨的葡萄园区为其筹办了采摘节,帮助联系县商务部门开展扶贫产品网点营销,对接县市场监管部门为其有机产品认证和产品品质检测,为其开展武汉疫情受灾捐赠活动攒劲出力,为老杨的品质提升、品牌推广和个人声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年时间过去了,老杨的产业从濒临倒闭到起死回生、再到蓬勃发展,周老师把自己的全部技术和人脉一一传送给了老杨同志,老杨的葡萄园也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他周围的老百姓也同步实现了“振兴”和“共富”。
“扶上马、送一程,是时候离开了,相信老杨会越来越好的……”周老师续写者他的下一段科技特派故事。周兵同志本人连续六届聘为科技特派员(其中市级4次、县级2次),先后获得原农业部二等奖1次、省级审定新品种选育成果3次、市级部门表彰2次、县“十佳科技创新标兵”2次、县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担任县科技特派团分团长职务2次,参与县科技部门编写《智者先富》《农业科技千百问》书籍2册,荣获第七批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苍溪县第七届科技拔尖人才称号,连续3年获得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2年1月被市科技局评为“四川科技扶贫在线”优秀专家。